元宇宙起源
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裏,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製,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準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臺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沈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但僅以虛擬世界來簡單概括「元宇宙」又不夠全面。「元宇宙」應當是一個與現實世界互相聯系,而又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
首先,元宇宙具有以下的幾個要點:可信的資產價值、去信任的身份認證、虛擬世界對現實世界一切生產生活方式的復刻及升級。
也就是說元宇宙是對現實世界底層邏輯的完美還原,並且在可信的情況下,具有獨一無二的身份和資產價值。
其中包含四項基礎,指的是四大技術支撐,即 Blockchain、Game、Network、Display。
Blockchain 爲元宇宙提供了去中心化的結算平臺和價值傳統機製以及身份認證。Blockchain 爲製衡平臺方作惡提供了技術支持,給用戶以最大的自由和公平,併爲資產價值的認證提供了基石。
Game 給元宇宙提供了交互內容,讓元宇宙有了真實的呈現和趣味性,使得元宇宙的世界更加的豐富。
Network 指的是網絡和算力,爲整個元宇宙提供了信息傳輸與計算能力。豐富了社交場景的同時,提供了龐大的數據支持,降低了用戶參與的成本並且提升了產品的體驗。
Display 則將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AR/VR 設備和超高清電視使得用戶獲得了更好的沉浸式體驗。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更廣泛的技術支持,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等。
还有八大要素,則是 Rolox 創始人認爲的元宇宙應該擁有的要素,即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紀系統和文明,我們認爲這足以概括出元宇宙的全貌。
身份是指用戶獨一無二的化身,用戶可以將化身表達爲任何自己想要成爲的人或者對象,就如《雪崩》裏描寫的那樣,「每個人的化身都可以做成自己喜歡的任何樣子,這就要看你的電腦設備有多高的配置來支持了。即使你模樣很醜,仍舊可以把自己的化身做得非常漂亮。哪怕你剛剛起牀,可你的化身仍然能夠穿着得體、裝扮考究。在超元域裏,你能以任何面目出現:一頭大猩猩,一條噴火龍……」
而朋友指的是用戶與朋友的互動,可以是現實世界也可能僅僅是元宇宙中認識的人。就像《頭號玩家》裏,艾奇說阿爾忒密斯「她可能是個 136 公斤的男的,住在底特律郊區他媽媽的地下室裏,名叫查克。」而實際上艾奇是一個豪爽的黑人女孩。在元宇宙的社交和現實生活中是有一定的割裂的,我們不知道對面的人現實生活中是怎樣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在元宇宙中成爲朋友。
沉浸感是指 3D、超高清電視、VR/AR 以及「增強現實」,使得元宇宙和現實世界難以區分。也許未來元宇宙的重點是《盜夢空間》,我們需要藉助特定的東西才能從元宇宙與現實之間轉換。
低延遲則是指元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同步發生的,用戶在其中可以獲得幾乎無延時的獲得完美的體驗。就像是《頭號玩家》最後一道關卡,帕西法爾在現實世界中任何輕微的動作都可能影響到其在元宇宙的角色。
多元化是指元宇宙提供了豐富多種的內容、道具、素材。元宇宙對於每個用戶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是屬於個人的世界,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是對現實一切生產生活方式的完美復刻,其多元化程度最終會和現實世界趨同包羅萬象。
隨時隨地是指雖然元宇宙的用戶、開發者、創作者來自不同的地點。但是任何參與元宇宙的個體都可以在不同的終端運行元宇宙,並沉溺其中。
經紀系統是指元宇宙自身的價值體系,元宇宙不應該依託任何的經濟系統,而應該有其自身的系統,以滿足資產交換和儲蓄的需求。
而文明指的是虛擬的文明,「或許文明就是一段迭代的代碼」。元宇宙不應該是完全放任自流的,元宇宙仍然需要文明來規範所有人的生活,以保證整個宇宙的穩固。
Last updated